2025台股將來的四大隱憂
2024 Dec 18 市場觀點
十月初我們曾在臉書粉專發文,對當時市場預期應該有一波向上的走勢,理由是根據對美匯率的方向。但在後來美國大選塵埃落定,國際情勢反而更加詭譎,使得美元不貶反升,所以台股也呈現高檔震盪波動。
綜觀現在的台股局勢,絕對是要思考風險的階段,根據我們對數據分析結果累積的經驗:底部跟中繼盤整、頭部的最大差異,就是「波動度」。相信用肉眼看都能感覺出來最近波動度不低,所以對風險的敏銳度絕不能少!
雖然資產逢高檔,但可能引發風暴的起因為何?以下是我們擔憂的四件事情:
1. 資金過度集中 ETF盛行帶來的風險
過去我們有參與的台股十年經驗中,每一次股市上漲到頂都有一個情況:漲到頭部後,原先的主力股票漲多停滯,「交棒給各產業輪動」,產生各股輪漲飆高,但指數不漲,市場氛圍很熱,到處有人談論股票,新出書刊偏向指數、投機為主。最後「價值投資人的績效遠落後加權指數」,且「選不到投資標的」,只好持有現金。
我們分析最近的情況,與過去頭部有部分相同,卻因某些表面差異,而容易忽略其風險。我們認為這歸因於資金過度集中。
這次主流股為AI領頭,帶動晶片、半導體產業狂漲,至前些個月高檔震盪,許多投資人高檔獲利了結。觀察出來的資金,過去應該是到其他產業輪動。但現下當風險波動到來時,資金就轉入ETF。ETF這種投資方便的自助餐,對沒有選股工具的一般投資人本是立意良好。卻在近期激情的市場逐漸轉變成風險避風港,實質更像是情緒避風港,甚至信仰的感覺。若去拆解ETF的機制與標的,會發現多是投資那些熱門的、權值的股票;簡言之,資金只是換個形式回到它們出來的地方。
因此相較於底部形狀寬廣的堆積木,同樣高度的單幾列堆積木是不是更容易推倒呢?這是我們擔憂的第一點。
2. 美股高相關依賴
上述提到AI帶動的這波漲勢,主要訂單跟消費端都來自美國。美國在08年後印鈔負債不斷地推高美股,由各指數不斷創高可見一斑。但若以「合理性」來看,這樣的漲勢真的會沒有終點的前進嗎?
讓我們觀察巴菲特的動態:「近期,巴菲特一直在減持股票。截至8月中旬,波克夏的現金儲備已達創紀錄的1,890億美元。今年第2季,巴菲特賣出約一半的蘋果持股,價值約730億美元,2024年上半年,他賣出的股票總額達970億美元,而新購股票僅43億美元。此外,自7月以來,巴菲特連續數月拋售美銀,目前波克夏對美銀的持股比例已降至10%以下,累計套現100億美元。」以上節選自工商時報:https://www.ctee.com.tw/news/20241017701163-430702
考量完全依賴美國訂單與消費的台灣晶片製造業,若美股大幅修正,台股仍能堅挺的站穩嗎?這是我們擔憂的第二件事。
3. 房地產可能帶來的影響
過去若是討論房市與股市的相關性,在小修正的情況下,資金形成蹺蹺板效應流入股市,造成指數上漲。但觀察每當金融風暴到來時所產生的恐慌,會連帶引動股市下殺。目前緩步修正炒房投機的政策,確實在資金的轉移下有進入股市。但是,在股市也不低的狀況下,任何波動的漣漪都可能引發連動的風險。
4. 樂觀的情緒與展望
回看2022年股市修正很快就在這兩年的大漲下被一筆帶過。新入場的投資人習慣近幾年容易獲利的行情,多數不了解投機與投資的差異,常過於樂觀。
在我們觀察,每一波行情都有新進投資人買進熱門股,輕易取得超過20%的高年報酬,但若詢問其選股三問:「根據什麼原因而買?」「遇到什麼狀況要賣?」「賣掉後的下個選股目標為何?」則回答不出來或不在意。面對這樣因「有錢賺」而投入的資金,在行情轉變後,就可能因為獲利回吐、損失,而恐慌殺出產生嚴重的多殺多踩踏效應。
此外,年末許多機構對來年都有股票指數的預期看法發表,目前各大投顧、投信都相當看好明年的展望。事實上我們每一年也都很在意這些看法,會認真將其收集整合成一致的目標,然後......「反向」的去看待。基於過去的觀察比對,常常將這些預期「反向思考」,跟最終答案才較為相符。
以上這些是我們擔憂的論據,給各位對風險有警覺,會提早佈局準備的朋友們參考。